首页 > 干货

格律诗创作感悟:化平仄规则于无形(2)_独家

发表时间:2023-06-27 16:54:23 来源:个人图书馆-千山小草

陕西省体育馆之景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接上一讲“化平仄规则于无形(1),本讲为《格律诗平仄押韵歌》之口诀含义诠释。

第一句:

诗的任何一单句,处于单数字位的字平仄相对灵活,而双数字位的字平仄必交替,如“仄仄仄平平”和“平平仄仄平平仄”。

第二句:

诗的任何一句,其尾部三个字的平仄不能同声调,即不能三平尾或三仄尾。如不可“仄仄平平平”和“平平仄仄仄”。

第三句:

同一联的出句和对句,其相同双字位的字,其平仄是对立的,即平对仄或仄对平。

第四句:

上下联相邻的两句,其相同双字位的字,其平仄是一致,即平对平或仄对平。

第五句:

凡诗的偶句必押韵,而诗的首句可押可不押;诗的中联(六句及六句以上)应对仗,当然现在对律诗来讲,仅第三联(颈联)对仗也可。

第六句:

贴着韵脚的字其平仄与韵脚不同,则此字前三个字必须有两个字平仄与韵字一致。

第七句:

韵脚白脚字的平仄相反。

第八句:

特格在这里指两类特格:一是在上述规则下存在的“※平平平仄平”和“※仄仄仄平仄”句型;二是不符合此口诀的鲤鱼翻波格(※平平仄平仄)和太白醉酒格(※仄仄平仄平)。记住这四种特殊格式,只要诗意足够好,完全可用,特别是鲤鱼翻波格更是一个常态句型。一切以诗意为先,即使不合规,只要诗意好,语言流畅就是好诗。※指五言以上的字位。

扩展说明:

上述口诀中,含有两仄夹一平(仄平仄)和两平夹一仄(平仄平)的组合,对此如能通过调整两侧的平仄予以消除且不以字词害意,那当然好了。如不能,一首诗偶然存在,且在吟诵时流畅而无挠舌之感,完全是允许的,唐格律诗中是存在的。后来人太矫情,弄出了小拗、大拗,以及这个救那个救,句内救、对句救等所谓的“拗救”概念,真的没必要理会这些概念和做法。上述口诀,已包含了格律诗的“替、对、黏”规则和押韵对仗基本要求;同时也隐含了上述所谓的拗救句型。所以创作诗时,不用去管“替、对、黏”和“拗救”这些概念了。总之,格律规则只是提高诗词水平的工具,不可本末倒置,切莫为合格律而害诗意。

2023年3月27日于古城西安

上一篇:$previous_page['title']}
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推荐阅读